“更新”的城市 更美的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今年以來,各地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為抓手,著力傳承延續城市文脈、提升城市居住品質和人民生活質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國家標準《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利用項目規范》正式發布,將自今年12月1日起實施,這為新時代做好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劃定了底線要求、提供了標準指引。今年以來,我國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再上新臺階,全國已公布141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劃定1200多片歷史文化街區和6.19萬處歷史建筑。從廣州永慶坊到福州三坊七巷,從山西平遙古城到西安城墻景區,微改造、微更新,文脈綿延不息讓城市更具韻味,越來越多的歷史文化景點成為人們休閑觀光、文化消費的新選擇。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城市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從“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到“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從“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到“避免千城一面、萬樓一貌”。今年2月,《習近平關于城市工作論述摘編》出版發行,更是集中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發展道路的指導思想、目標、策略和實現路徑等,為新時代做好城市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南。
歷史文化保護讓城市更有傳承,而不斷改善的生態環境則讓城市更加舒適。近年來,各地不斷給城市增綠添彩,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42%,家門口的“口袋公園”也越來越多。
今年,各地積極改造城市邊角地、廢棄空地,開工建設“口袋公園”2038個,目前“口袋公園”總數已達3.5萬個。相比以往的公園,這類家門口的微型公園更像一個疊加了健身、休閑游憩等多種功能的公共空間。因此,許多地方還嘗試安排專門的公園設計師,讓群眾先“點菜”,建好了再“點贊”。
城市在變美,百姓的生活也在變得更便捷、更幸福。今年,全國智慧小區數量不斷增多,雨水管網改造將達到1.5萬公里以上,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92條,297個地級以上城市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未來,各地將繼續大力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全面開展城市體檢評估,以問題為導向,集中力量解決城市建設領域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完整社區,保護傳承好歷史文脈,更多承載人民群眾鄉愁記憶的老建筑、老廠區、老街區將納入法定保護名錄,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