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城鄉建設高質量“江蘇答卷”
政府工作報告將“扎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確定為2018年的一項重點工作,這也是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始終堅持的一個導向。江蘇致力于實施重點城市群規劃,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加快向常住人口覆蓋,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
當前,江蘇正以新作為,努力交出城鄉建設高質量的“江蘇答卷”。
以“城市群”打造江蘇未來發展脊梁
江蘇沿江地區以占全省1/3的土地面積,集聚了全省1/2的常住人口和3/4的GDP,城鎮化水平高達72%,分布著9個人口百萬以上的大城市,是高度城鎮化地區。從發展階段看,這一區域人口集聚、城鎮密度、經濟集中度堪比英國東南部城市群、德國萊茵-魯爾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美國東北部城市群等國際城市群,且江蘇沿江地區的人均 GDP、人口密度、大城市密度等指標均遠高于長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是輻射帶動長江經濟帶中上游地區的關鍵區域。
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明確了“以長江兩岸高鐵環線和過江通道為紐帶,推進沿江城市集群發展、融合發展”。全國政協委員、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周嵐表示,建設揚子江城市群,目的正是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遵循城鎮發展規律,抓住國家推進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和上海建設全球城市等發展新機遇,跨江聯動,將業已形成基礎的八市沿江緊湊城市群和全球城市上海緊緊聯系在一起,共同構成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地帶,共建形成全球城市區域。“就江蘇發展而言,揚子江城市群建設是江蘇經濟發展的重心所在,是蘇南蘇中跨江融合發展的關鍵之舉,也是蘇中蘇北綠色轉型發展的有力支撐,必將成為江蘇未來發展的脊梁。”
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城市區域、長三角經濟向中西部輻射的增長極、江蘇帶動全域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揚子江城市群建設這一目標確立后,江蘇以區域城鎮體系規劃為抓手,會同沿江八市組織開展“沿江兩岸地區城鎮體系規劃深化研究”,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生態廊道共同保護和城鄉品質共同提升。組織臨滬地區跨界協調專題研究,與上海市有關部門主動對接蘇滬軌道快線和道路銜接方案、跨界風景綠道共建等。
編制《寧鎮揚一體化空間協調規劃》,促進寧鎮揚三市協同發展。
同時編制的《江蘇省城鄉空間特色戰略規劃》,高度關注該區域空間特色彰顯,寧鎮揚凸顯“大江風貌、山水城林一體”,沿江下游突出“平山遠水、小橋流水人家”,江海交匯段打造“濱海沿江、城河江海相依”。在此基礎上,指導沿江八市編制城市空間特色規劃,推動城市特色魅力空間構建。
高鐵環線與城市規劃的銜接也進一步加強,助推跨江融合、聯動發展。“江蘇沿江分布著9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5個50萬人口以上中等城市和15個小城市,形成了城鎮密集緊湊、集群集聚發展的態勢。”周嵐說,但同時應看到現有城鎮間聯系的緊密度不夠,因此跨江高鐵環線對城市群集成作用的發揮至關重要。江蘇編制《沿江高鐵樞紐周圍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優化》,努力使高鐵樞紐對城市發展帶動的作用達到綜合最優。
沿江生態廊道及綠道風景路規劃已啟動編制,將推動“大江風光、人文綠廊”的特色廊道建設,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落到實處,讓長江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以融合發展推動城鄉建設高質量
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市市長周鐵根說,他經常思考三個問題:如何把徐州的交通樞紐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如何打破跟隨發展思維模式和傳統路徑依賴,闖出一條綠色生態創新發展的路子?如何抓住機遇通過新興主導產業發展和創新驅動來實現彎道超車?
“這其中,須處理好新型城鎮化與推進鄉村振興的關系,通過新型城鎮化和工業化更加有效地推進鄉村振興。”他表示,大力推動城鄉建設高質量,必須堅持把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促進相互融合、共同發展。
在打造中心城市上,從夯實基礎、完善功能、提升品質、提高能級等方面補齊短板,大力提升城市經濟首位度、功能首位度、公共服務首位度,增強集聚輻射帶動力,落實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常態長效機制,努力建設讓市民自豪幸福的中心城市。“習總書記在徐州馬莊村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么樣。我們制定鄉村振興具體行動計劃,認真總結推廣馬莊經驗,推動鄉村生活城鎮化、生產現代化、環境生態化、服務標準化,讓城市更像城市、農村更像農村。”
徐州以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城鄉建設高質量,只是江蘇的一個縮影。
這些年,江蘇開展村莊環境整治、村莊環境改善提升行動,去年又率先以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率先實踐。以鄉村物質空間環境改善為觸媒,帶動了社會資源不斷流入鄉村,促進了鄉村產業發展、鄉土文化傳承、生態保護修復、社會治理水平提高,取得了超出預期的環境、經濟、社會、文化等綜合效應。
江蘇計劃到2022年前,創建500個特色田園鄉村,有效保護1000個省級傳統村落,建設10000個左右省級美麗宜居村莊。到2035年前,引導有條件的規劃發展村莊創建為特色田園鄉村,其它規劃發展村全部建成美麗宜居村莊。到2050年,城鎮化進入相對穩定階段,城鄉資源要素配置相對均衡,城鄉高度融合;到那時,農業將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交通保障夯實城鄉建設高質量之基
去年12月,溧陽1號公路建成,這條全長350公里、帶領游客暢游全域的旅游公路,成為推動美麗安全的“四好農村路”的生動縮影。全國人大代表、溧陽市市長徐華勤介紹,1號公路內涵豐富,既是“生態1號”,更好地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也是“旅游1號”,構建“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的“大旅游”格局;“富民1號”,打通富民強村新渠道;“文化1號”,在道路沿線建設公路驛站,既供游人休憩,也傳播地域特色文化。今年,江蘇全省將新改建農村公路3500公里,橋梁800座。通過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均等化,持續改善農村居民出行條件,讓農村百姓共享交通發展成果。
交通,是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保障。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指出,著眼長遠、以我為主,全面加強規劃布局和建設推進,高鐵、航空、港口、過江通道、管道、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要在提升通達程度、提高標準上下功夫,推動各類交通無縫對接,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著力交通保障,夯實城鄉高質量建設之基。翻看計劃表,江蘇已經行動起來——“十三五”期間,著力建成定位合理、功能完善的民用機場體系,類型多樣、服務廣泛的通用航空體系,特色鮮明、效益顯著的航空產業體系;對現有“井”字型、網格化的鐵路網進行優化提升,強化以南京為中心的“米”字型、放射狀鐵路網,進一步完善全省鐵路布局;加快推進過江通道建設,加快推進國家高速公路主通道擴容,加快完善千噸級航道網絡,加快建設覆蓋全省的綜合客貨運樞紐體系……
“科學規劃、系統推進,加快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省鐵路辦主任陸永泉介紹,我省今年計劃完成綜合交通建設投資1160億元,較去年實際完成投資增長5.2%;在優化投資結構方面,將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補短板、強優勢”以及“江北突破、江南優化”等要求,突出加快推進高鐵和過江通道建設,推動機場、港口資源整合,完善公路網絡,強化南京交通樞紐地位,提升南京首位度。放眼未來,構建綜合交通體系的腳步越邁越快。